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想排解生活壓力,簡單的助人行為就可以


生活的壓力已經足以影響你每天的心情了嗎?現代人常因埋首於忙碌的生活當中,而缺少調劑身心的活動來釋放壓力,頂多就是在感到壓力之後,才開始尋求朋友、家人的社會支持。然而,美國耶魯醫學院近來的研究卻發現,提供一點簡單的幫助給他人,就較能夠更從容地應對生活壓力、提升正向情緒。而且,不論幫助的對象與你熟不熟悉、不論你做的事情是不是簡單的小事(例如幫陌生人撿起掉落的錢包),都能減輕壓力對我們的影響力。

  「助人」被視為普世的美德,青年守則那句「助人為快樂之本」大家耳熟能詳。儘管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助人是多麼重要,但它似乎只是單純幫助別人的行為,頂多為自己帶來一點快樂。我們真的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嗎?但隨著越來越多學者投入助人相關研究,已經有許多的實徵證據都支持助人對於自身的正面影響力。

  美國耶魯醫學院的AnsellRap​​osa教授近日完成的研究,證實了「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為減輕了壓力的負向影響」。他們一共收集了77位、18到44歲的成人資料,在為期兩週的觀察中,要求他們在每天晚上回想並記錄下述四項調查:
  1.不同情境下可能的壓力事件(人際上、財務上、意外事件等等)
  2.每件他們為別人所做的事(實際助人或尋問他人是否需要幫忙)
  3.正負向情緒量表
  4.心理健康程度0(貧乏)~100(極佳)

  結果顯示,越常助人的研究參與者與每日的正向情緒、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呈現正相關。最重要的是,助人行為也影響了受試者因應壓力的方式:「助人行為」低於平均值的研究參與者擁有較低的正向情緒,面對日常壓力也比別人有更多的負向情緒;相反地,助人行為較多的受試者的正向情緒跟心理健康比較不會受到日常壓力的影響,負向情緒也增加的比較少。有趣的是,這樣的效果在這14天的觀察期間是十分穩定的。

   此外,另一個有趣的研究是關於寡婦喪偶後的恢復速度。我們在面對喪偶的親友往往會認為:同情地表達關心與陪伴是讓他們走出傷痛的最好方式。然而密西根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Brown有了重大發現:能協助和支持他人的寡婦,在喪偶6個月後就不再憂鬱;而那些只得到他人支持,但並未付出的寡婦卻持續有嚴重的憂鬱症狀。也就是說,「是否得到他人支持」和能不能走出精神抑鬱沒有關係,但「是否給予他人支持」才是走出傷痛的關鍵。


  除了上述分享的兩個研究證實了助人對自己的正面影響,我們也可以看看這個助人的小影片,並思考這個「善的循環」是否有回到自己身上的可能?助人不用非得見義勇為或特地去當志工不可,幫別人開著電梯門、一句關心的問候、一件愛心衣服,就能利人利己,還能帶給你能量去迎接一天的挑戰呢!何樂而不為?:)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潘威嘉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 December 14). Helping others dampens effects of everyday stres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rch 28, 2016 from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2/151214084744.htm
  2. E. B. Raposa, H. B. Laws, E. B. Ansell. Prosocial Behavior Mitigat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 in Everyday Life.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 DOI: 10.1177/2167702615611073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自我控制:失敗到底是不是成功之母?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教室傳來一陣慘叫,起因是老師提醒下週要考期中考。措手不及的同學們開始思考:為甚麼不早一點開始準備?為甚麼總是臨時抱佛腳?為甚麼將上次慘痛的經驗放在心上了,這次卻還是重蹈覆轍?想必大家對於這樣的經驗並不陌生,過去諺語告訴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要謹記失敗的教訓,才不會讓歷史重演。但為何我們還是經常失敗呢?難道真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永遠學不到教訓。」就讓我們跟著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尼克洛娃(Hristina Nikolova)來一探究竟。

  尼克洛娃教授對於常識認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感到疑惑,他認為對於自我控制而言成功才是成功的母親,也就是過去克服誘惑或是完成困難作業的成功經驗,比起失敗更能幫助我們達到叫好的自我控制。因此他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來探討:回想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對於當前自我控制的影響。

  在實驗一中,他透過將343名參與者隨機分派到兩組,一組寫下克服誘惑的成功經驗,另一組則是克服誘惑的失敗經驗。並請他們評估回想此經驗難易程度。最後再請他們想像,在百貨公司看到渴望已久的東西,但沒有足夠的預算,請參與者評估願意負擔多少的貸款將它買下,並把此項目視為自我控制的程度。若參與者選擇超支越多(貸越多的款),他的自我控制程度越低;若參與者超支越少,代表自我控制越佳。

  實驗二將182名大學生隨機分派到兩組。與實驗一不同的是,請他們針對過去具有挑戰性的事件,一組回想過去成功的經驗,一組則回想失敗的經驗,並用回想經驗的數量操弄回想的難易程度:簡單回憶組回想兩件,而困難回憶組則十件。之後再請參與者玩五個困難謎題,其中一題根本無解。利用他們投入無解謎題時間的長短,做為自我控制程度高低的判斷,意即如果願意奮鬥的越久,自我控制越高;如果很快就放棄,自我控制的程度則越低。

  實驗三請225名大學生做一個人格測驗,實驗者在其中操弄一個項目,有些人被要求回想過去成功的事件,有些人則被要求回想失敗的事例。而被要求回想成功或是失敗的人中,又再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簡單回想(要求回想兩件),一組是困難回想(回想十件)。而在測驗結束之後隨機給正向或負向的關於人格測驗的結果。最後再請他們評估周末將花多少時間在讀書上,以及人格測驗的結果準確的程度。

  實驗的結果發現,相較於回想失敗的自我控制經驗,回想成功經驗者有較佳的自我控制(如:超支愈少、奮鬥愈久)。就回想成功經驗的人,易於回想比起難以回想的人,其自我控制程度也比較高。但在回想失敗經驗的人裡,回想的難易程度對自我控制的好壞則完全沒有影響。這支持了實驗者的假定,過去成功的經驗才是現在自我控制成功的關鍵。推翻過去常識所認為的失敗為成功之母,回憶過去失敗的經驗反而容易使我們陷入泥淖,使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下降。所以趕緊協助成功認祖歸宗:成功的母親不是失敗,成功就是成功的母親。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二 陳婉云
圖/網路圖片 

參考資料: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太複雜的幽默可能會讓人笑不出來


  「有一天民法總則提議要去畢旅,其它編紛紛贊同,但是有一編不合群,是哪一編呢?『債編』,因為債務不旅行(履行)。」「......」「哈哈哈哈哈,快笑!」你身邊或許有這樣一位愛講笑話,但大家都無法理解他笑點的朋友,他可能還會逼你笑。沒關係,接下來介紹的研究可能會是他的救星,趕快分享給他,提供他幽默的小訣竅吧!

  笑聲和幽默在人際交流中扮演重要的功能。它們有助於催化浪漫的愛情關係、促使對話流暢、增進彼此的關係連結。笑話,是一種結構化的幽默形式,但不是所有笑話都能讓人會心一笑。為了瞭解為何有些笑話好笑、有些不好笑,牛津大學的Robert Dunbar及其同事們著手研究潛藏在歡笑和幽默底下的「認知機制」。認知機制是負責進行訊息處理的心智功能,而其中「心智化」(mentalizing)是指即使他人沒說出口,也能夠充分理解他人意圖的能力,讓我們聽懂話語背後的幽默,就像可以理解開頭笑話中的「旅行」與「履行」。一旦笑話太過錯綜複雜,我們就需要耗損大量腦力,不斷思考笑點在哪裡。

  為了瞭解心智能力如何「侷限」我們發現笑點,研究者找來55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大學生,分析他們對笑話的反應。研究者從網路最有趣的101則笑話中挑選出65則。這些笑話多出自成功的脫口秀喜劇演員,其中有一些是單行、簡單的俏皮話,有一些則是較長、較複雜。參與者們用14分(從「一點也不有趣」到「非常有趣」)評估這些笑話的有趣程度。結果發現,最好笑的笑話通常只涉及兩個人物,且不涉及太高層次的心智化能力。當笑話過於複雜時,人們容易迷失在笑話情節中,而無法理解笑點。

  綜觀上述發現,一個能讓人會心一笑的笑話,最需要的不是層層疊疊的情節鋪陳,而是需考量到聽眾對笑話的理解能力,設計出適當的內容,才能增進笑意。一個有趣的笑話可能需要較直接的表達,才不會讓聽眾忙著思考內容,而掌握不到笑點。不妨我們現在就來利用這些小技巧,對身邊的人講個笑話吧!


文/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大三 陳映涵 

參考資料:
  1. Springer. (2015, November 24). Complex humor is no laughing matter: Jokes with too many mind-twists not found to be funn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rch 14, 2016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1/151124112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