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你習慣眼神接觸嗎?這可能受你的性格影響!



  「看著我!」一位低頭滑手機的朋友終於看了我一眼,過沒多久她的眼神開始四處游移。其實她有很認真的在跟我交談,只是她靦腆的雙眼不習慣赤裸的直視對方的眼睛,她總說那是因為她生性害羞。你的身邊有這樣子的朋友嗎?又或者你自己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呢?

  其實,眼神接觸在人際間互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開啟與他人互動的大門鑰匙。當人們雙眼凝視彼此時,會接收到「對方正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訊息,便打開了互動交流的大門。眼神接觸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訊號,也會激發人們的生理反應。有許多人在與其他人凝視的時候,會感覺到不舒服,甚至會有高焦慮。那是否與自身的性格有關呢?

    愛沙尼亞的塔爾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artu)與芬蘭的坦佩雷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Tampere)的研究者們,著手研究導致心理上個別差異的因素。研究者們想了解「性格是否會影響到對各種眼神接觸的反應呢?」為了檢定這個假設,研究者們進行了一個實驗。先讓參與者進行性格測驗,在讓參與者與實驗同謀對望,實驗同謀會使出深情對望或是害羞迴避,進而記錄受試者的腦電活動。

  研究結果顯示,當他人注意自己時,個人的性格確實會影響著大腦的反應。在性格測驗中,「神經質」這個性格是關係到「焦慮」和「自我意識」,「低神經質」者在與他人眼神接觸時,腦區中的掌管「接觸動機」的部分會活化。反之,「高神經質」者在與他人眼神接觸時,腦區中掌管「迴避動機」的部分會活化。高神經質者會希望和對方眼神接觸的時間越短越好,逃避眼神接觸時會感覺比較舒服。

  性格因人而異,對部分的人來說,眼神接觸所感受到的不舒服,反而會降低與他人互動的可能。或許你的朋友在交談時東張西望或滑手機,只是迴避眼神接觸的一種方式。下次在與人交談時,可以試著觀察對方與你眼神接觸的情況,進而想想對方的性格中神經質的傾向。


文/長榮大學健康心理學系大三 陳映涵  

參考資料:
  1. Suomen Akatemia (Academy of Finland). (2015, June 5). Personality shapes the way our brains react to eye contact.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9,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6/150605081615.htm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Look Up The PEOPLE Around You



  一個名為「Look up」的影片述說著我們現代社會越來越進步發達的社會,因為頻繁使用電子產品而逐漸失去與人相處的能力。在與朋友吃飯的時候,是不是會不由得拿出手機消磨等待餐點的時間。談天說笑、分享自己的困擾,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好像已經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失去了溫度。有則笑話是這樣的:「人跟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我身邊卻用手機 line 我』。」讓我們可以反思,我們是不是已經開始失去了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常常躲在手機社交軟體的虛擬世界裡面呢?如果想要了解電子產品對於我們人際關係的影響,不妨繼續看下去。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期刊提出的研究指出-當孩子因為數位媒體 digital media,像是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增加,減少面對面的人際相處,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

  此研究的研究對象皆為國小學生並分為兩組,組A會在加州公立小學上課(課程會像是歷史、數學、英文等),對於媒體(media)的使用並沒有嚴格的限制;另一組B則參加五天科學與自然的營隊,在營隊其中且不能使用電子產品。在這個營隊中提供孩子們許多互動的機會,像是在小木屋裡面一同生活、組成團隊建立緊急避難所等。兩組的差別在於後者限制了電子產品的使用並增加了人際互動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在研究前、後皆做了兩個測驗,分別是非語言行為診斷分析第二版的臉部測驗、兒童與成人社會知覺測量法。前者主要用以測量研究對象對於五種情緒-生氣、憤怒、害怕、快樂、難過的情緒辨識能力;後者主要用以了解研究對象對於他人情緒狀態的判斷力。研究結果顯示:組AB在這兩個測驗的得分皆在統計上達顯著差異,說明組B中的研究對象有較好的情緒辨識能力和情緒狀態的判斷力。

  藉由這個研究可以告訴我們,當我們低頭滑手機時,減少了與人面對面互動的機會,可能會造成我們逐漸失去情緒辨識的能力跟情緒狀態的判斷力。因此正在滑手機或是看筆電的你,要不要想想哪個朋友很久沒有聯絡了呢?是不是要約出來一起吃個飯、聊聊天呢?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辛昱融  
圖/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辛昱融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2014, August 22). In our digital world, are young people losing the ability to read emotion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3,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8/140822094240.htm
  2. Yalda T. Uhls, Minas Michikyan, Jordan Morris, Debra Garcia, Gary W. Small, Eleni Zgourou, Patricia M. Greenfield. Five days at outdoor education camp without screens improves preteen skills with nonverbal emotion cu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9: 387 DOI: 10.1016/j.chb.2014.05.036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溫暖的謝謝:感恩能使你贏得好人緣



  小時候,師長就常常告訴我們要將:「請」、「謝謝」、「對不起」這三個詞掛在嘴邊,認為這是禮貌的表現。說到「謝謝」這兩字,我常常將他們掛在嘴邊,也讓我想到一個有趣的經驗。

  因為我很喜歡喝手搖杯,所以常常光顧一間在我就讀學校附近的飲料店,我發現有個現象。當店員將手搖杯交到我手上,只要我跟他說:「謝謝」,他們所有店員就會喊起一個口號:「謝謝你,謝光臨」,但當我或其它客人只是將手搖杯接過手來,沒有說任何話,店員就不會喊起口號。除此之外,在其他場所,比如說餐廳或是賣場,當工作人員來幫你服務,常常發現只要很真誠地跟他們說「謝謝」,他們反映出來的態度都不會太差。
  因為上述經驗,讓我去思考是否常常真誠地說「謝謝」能夠帶來什麼生活或是人際上的幫助呢?是否有研究能夠支持或是說明呢?畢竟無法用自己的經驗就能概括。所以當我看到這個研究時,確實提供了一個解釋基礎。
  
  美國剛薩加大學的Monica Bartlet和新南威爾士大學心理學博士Lisa Williams2014在「Emotion期刊」發表了一篇感恩的研究,首次提供了感恩和人際關係間的關聯證據。研究找了70位大學生,這些大學生被要求指導高中生的大學入學論文並做評論,實際上這些論文都是研究者編造出來的,並非真有其人。結束後,這些大學生會收到一張手寫的回饋紙條,這些紙條約有一半的內容中是表達感謝的內文:「非常感謝你花那麼多時間和心力為我做這些事」。
  
  研究結果發現,比起沒收到感謝紙條的大學生,有收到的大學生較可能提供他們的聯絡資訊,例如像是地址、信箱。此外,那些感恩的高中生,也會被大學生評為有明顯的溫暖人格特質。說明了表達感謝會促使我們開啟一段人際關係。
綜合以上,這個研究告訴了我們感恩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不妨從自己開始,試著對那些幫助我們的人誠摯地感謝,或許除了能夠開啟一段好的人際關係,也可能發現感恩帶來的其他好處。畢竟,我們人類是社交的動物,若是能夠和他人建立一段好的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一個可以探討的議題是關於網路世代的崛起,因為網路發達,我們時常能在社群網站(FacebookTwitter)或是手機應用程式就能和他人搭上線,也會值得讓我們去探討,感恩在網路上扮演的角色,是否單純在社群網站上看到某個人表達感謝,會讓別人想和他形成良好關係呢?


文/高醫心理系碩一 陳冠羽  
圖/高醫心理系碩三 鄭逸如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2014, August 28). Warm thanks: Gratitude can win you new friend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September 21,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8/140828110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