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科學新知】助人有益身體健康─降低老年人高血壓發生率

圖片來源
    許多人可能認為幫助他人只提供心理層面的滿足,但現在有不同於以往的觀點囉!最新的研究發現,幫助他人同時也能使自己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一項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每年志願服務至少兩百小時以上的老年人,他們高血壓的發生率比一般人減少了40%。這個研究發表在美國心理協會(APA)的心理與老年期刊,指出做義工可能是一種有效避免高血壓的非藥物選擇。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尼德教授 (Rodlescia S. Sneed):「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不當的飲食以及缺乏運動可能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因此,我們想知道正向的生活型態,如擔任義工是否可以降低罹病風險。此外,研究結果也可以提供給年長者做為休閒活動的參考─一種能維持身體健康與邁向成功老化的選擇。」
    SneedSheldon Cohen調查了1164位來自美國各地,年齡介於5191歲的成人。所有受試者都接受了兩次的訪談,且測量了受試者的血壓、志願精神、各種社會及心理因素。結果顯示,在初次面談時,那些表示曾擔任至少義工200小時以上的受試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較200小時以下的受試者少了40%。此外還發現不論擔任何種形式的義工,花費的時間越長越能增加對高血壓的預防。
    Sneed:「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與社會互動的機會變的更少。參加志願服務可以提供老年人與社會有所連結。這是對擁有良好的社會連結可以幫助健康的老化以及降低罹病風險的有力證據。」國家老化研究所(NIA)以及補充與另類醫療中心(NCCAM)皆支持此項研究。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科學新知】自我控制可能不是有限的!


    
      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例如:拒絕再吃第二片蛋糕,似乎能歸究於一項重要的元素──「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讓我們能維持健康的習慣、未雨綢繆、並完成許多重要事項。

  但是,它是怎麼運作的?

  在一份20129月出版的期刊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中,有篇來自多倫多大學Michael Inzlicht及德州農工大學的Brandon Schmeichel研究指出,過去研究所認為有關自我控制主要的運作模式可能並不正確。相對於自我控制是有限資源的概念,自我控制可能實際上較接近動機趨向,或是注意趨向的運作過程。

  過去十年內,自我控制的研究大多都聚焦在有限資源模式上。根據Roy Baumeister及其同事們提出的自我控制模式,當我們運用自我控制拒絕吃下第二片蛋糕後,我們可能就沒有更多自我控制的資源,可以用在阻止自己看電視或是購物的慾望上面。

  但Michael InzlichtBrandon Schmeichel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最近的研究顯示,動機、個體對任務困難度的認知、意志力、表現的回饋及心情的變化,似乎都是影響我們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這些結論顯示,自我控制可能終究並非是仰賴有限、可耗竭的資源。

  為了整合這些新發現,Michael InzlichtBrandon Schmeichel提出了一個新的自我控制模式,即自我控制為有關動機及注意力的過程。如果說我們拒絕了第二片蛋糕,我們可能感覺到動機的改變,並在接下來縱容自己。因此,可能並不是因為沒有自我控制的資源而失控,而是我們不再選擇去自我控制了。同時,我們的注意力也會轉變目標,使我們較少去注意需要自我控制的訊息(例如蛋糕有多少卡路里),而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有獎勵意味上的訊息(例如蛋糕是好吃的甜點)。

  辨識出自我控制的基礎機制及模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許多行為,如衝動購物、玩幫派、吸毒等等。作者希望研究者最終都能以此知識,去組織並設計改善自我控制的方法。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科學新知】付出反而感恩?── 感恩與睡眠、幸福感、分享等關係

我們都知道良好睡眠對健康及幸福感有好處。但有研究進一步指出:良好睡眠可以讓人在人際關係之間,感受到更多的感恩!

為了感恩而睡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ordon Serena Chen負責的三個研究中,探討睡眠不良如何影響人們對感恩的感受。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評估實驗參與者前一天晚上的睡眠。發現前一晚睡眠不佳的人,在聆聽生命中欣賞的事後,表現得較不感恩在第二項研究中,實驗參與者連續兩個星期都記錄自己前一天晚上的睡眠、和對感恩的感覺。研究人員發現感恩的下降與睡眠不佳有關,而這些參與者也覺得自己更自私了
    最後的研究著眼於異性伴侶:研究發現人們、或他們的伴侶經常睡眠不佳,他們會傾向不那麼感恩他們的伴侶,同時也會覺得來自伴侶的讚賞減少了。這意味著缺乏感恩會影響自己的伴侶。也就是說睡眠不佳不只影響個人,它也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互動。

捐贈金錢反而覺得富有


    付出、使別人感恩也會帶來好處!新的研究表示:當人們花錢在別人身上,會比花在自己身上獲得更多的幸福感!除了金錢的付出之外,研究也發現花費時間去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會使人覺得擁有更多的時間。

    這或許解釋了貧窮的人往往比中產階級捐贈更多錢研究結果表明,當窮人把錢贈送他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減輕自己的貧困感。

購買使人感到高興

    在相關的研究中,心理學家發現花錢購買經驗,如休假、音樂會和外出用膳;往往比物資採購,如服裝,珠寶,電子小玩意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感。也就是實際經歷比物資更能提供豐富性。


    在新的研究中,他們要求參與者回憶一次印象深刻的購買經驗,或重大物資採購。接著,他們詢問參與者談及採購的次數,和此次購買的滿意度。結果發現參與者對購買經驗的滿意度較物資採購高,這是因為他們更容易與其他人談論購買的經驗。
       這項研究表明不僅應該要選擇購買經驗而不是物資採購,而且還鼓勵人們分享講述自己的經歷。”
怎樣做才能有效幫助別人?


    我們在非常年幼時就已經知道該怎麼給予別人幫助。兒童其實是非常複雜的給予者──不僅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援助,也能在不依靠成人的指令下,想出最好的策略。

    在一系列的實驗中,首先研究者詢問孩子提供一個特定的標記,但孩子知道該標記沒有作用,於是孩子反而會提供另一個更好的標記。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則發現,如果孩子知道某種巧克力會令人生病,孩子會決定以其他水果點心代替巧克力奇妙的是,如果孩子不喜歡受益的人,他們將會選擇不用這樣的方法去提供幫助。也就是說,如果實驗者是卑鄙的人,兒童不會警告成人有潛在的危害存在。這些結果表明,學齡前兒童就已經能用相當複雜的方式幫助他人,孩子不只是一味地回應要求,也會同時考慮目標和可能的替代方案


        感恩其實由許多途徑不知不覺的影響我們,而且不單是影響個人,也透過我們影響身邊的其他人!

外電出處: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1/130119185025.htm